Archive for the ‘Media’ Category

YNET Article: 伊泉:Fixed Gear Bike的开拓者

Donnerstag, Oktober 9th, 2008

Ben, Jason and me got interviewed and photographed for YNET news. It was about how fixed gear bicycle riding started in China and what fixed gear bikes are about. I love the picture they took of me. Here is the article.

伊泉:Fixed Gear Bike的开拓者
2008/10/09 10:21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39.2℃

Ben说:“我从没想到在北京会遇到伊泉,我在6年前就在网上看到过他表演的视频……”张宸说:“伊泉可是车店老板重点推荐给我的玩家……”如此你知道伊泉有多大的名气了吧,其实她真是一名德国花样单车的演员,她可以在Fixed Gear Bike上做出很多花式动作,把Fixed Gear Bike当作BMX玩,这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

◎我来自国家队

初见伊泉,她递给我一张名片上面就直接写着:“TRICK BIKE SHOW”,采访间隙伊泉在Fixed Gear Bike上原地玩着各种动作,记者真以为她是个职业表演者。当我确认这个想法时,伊泉才不好意思地拿出另外一张名片,原来走下自行车她是一家外企的亚太区经理。

这样伊泉就生活在两个世界里,Fixed Gear Bike世界和没有Fixed Gear Bike的世界。伊泉原本是一名体操运动员,入选了德国国家队。在德国,如果体操运动员到13岁的时候没有更高的造诣,就要放弃这个项目,而伊泉就是在 13岁遇到了自行车运动,她觉得自己可以在自行车上施展体操才能,就这样,自行车表演成为了她的主业。后来她也入选了德国自行车表演队。

◎Fixed Gear Bike是我面前新的高峰

Ines Brunn on YNET News 伊泉 Fixed Gear Bike

去年,伊泉在纽约第一次见到了Fixed Gear Bike。第一感觉就是这辆车太酷了,造型简单却有着惊人的速度,最重要的是没有一辆车是相同的。就这样伊泉的车架是靓丽的粉色,这是她精心挑选的颜色喷绘到淘来的古董车架上的。

Fixed Gear Bike是带有手工艺元素的工业产品,因此在欧洲的价格很高。作为一名自行车老玩家,伊泉深得全世界采购Fixed Gear Bike零件的心得,她会给想接触Fixed Gear Bike的人更好的建议。

伊泉在采访间隙总是要摆弄她的自行车,调试各个零件一丝不苟。伊泉说:“我还要适应并且调试这辆车,我觉得Fixed Gear Bike也有很多拓展性,我要把它挖掘出来。”

链接:

Fixed Gear Bike圣经

来自旧金山的世界知名顶尖Fixed Gear Bike潮流单位MASH近期发售的这“MASH SF DVD”,是各位想接触Fixed Gear Bike的朋友或Fixed Gear Bike Rider的必看Video。

影带里每个团员都有各自的影响力,除了各自展示他们高超而有型的Fixed Gear Bike技术,也含概了Fixed Gear Style的衣着及单车改装风格等!这张DVD在MASH的在线购物网开始发售,随DVD附上一本120页印刷精致画册。

详情请登陆:http://www.mashsf.com/

Fixed Gear Bike也ID

Pedalmafia是日本东京以Fixed Gear单车文化为主的设计单位兼品牌,他们的网站上更有一项非常好玩的“PEDAL ID”。有玩过NIKE ID网站的朋友应该就知道,PEDAL ID就是在网上有不同颜色颜色及款式的零件让你自助组装成一辆独一无二的Fixed Gear。来这里体验Fixed Gear Bike ID吧:http://www.pedalmafia.com

Fixed Gear Style

Message Bag:

邮差包是Fixed Gear Style的必需品之一,因为不要妄想简单的Fixed Gear Bike车架会能让你放上背包,而Fixed Gear文化由邮差而来,随身物品一律装在包里,所以玩Fixed Gear Bike必须背Message Bag。

现时持续于东京都占据前列流行位置的自行车搭配Messenger Bag的造型,依然是新季度的潮流指标。而在云云日本流行包包品牌当中,就以HEAD PORTER的Messenger Bag作品最受欢迎。

Vans Sneaker:

Vans鞋适合Fixed Gear Style的原因除了简单方便意外,其尖头造型适合将脚部伸进Fixed Gear Bike的脚蹬里面,以保证骑行的安全性。而原本Vans就是众多街头运动的潮流装备,在异军突起的Fixed Gear Style中怎么少得了Vans呢。

Pictures of Ines in SF

Sonntag, Juli 27th, 2008

A cool photographer Dustin Jensen from San Francisco uploaded really nice pictures of my performance outside the art exhibition of the SF bicycle film festival on SFwiggle. Thank you Dustin! Here are two of his pictures:

Ines Brunn performing in San Francisco

Wheely with no Hands and just 1 Leg

绿色骑手-伊泉骑的是难度较高的固定齿轮车

Dienstag, Juni 10th, 2008

There is an article about the Radio Beijing and Meng Niu milk company bicycle ride to promote greener form of transportation for the upcoming Beijing 2008 Olympics. Read the original article here. I was cycling from Qinghuangdao to Beijing on my fixed gear bike.

奔向北京 奔向奥运
——“蒙牛绿色骑手奔向北京”自行车志愿之旅侧记
2008年6月5日下午,世界环境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落成的广播大厦门口陆续骑来了5支自行车车队,队员们统一着蓝白相间专业自行车运动装,他们脸色黝黑却精神抖擞。这就是刚刚完成“蒙牛绿色骑手奔向北京”大型自行车志愿之旅的各地骑手们。这5支队伍共60名骑手分别从上海、青岛、沈阳、秦皇岛、天津五个奥运城市出发,行程3600公里,风雨兼程,艰苦卓绝,今天终于“骑”聚北京。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这里翘首以盼,当队员们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时,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他们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这5支队伍完成“传奇之旅”的祝贺和欢迎。
边骑车边传播绿色出行理念
6月5日下午3点,北京广播大厦900平方米演播厅里彩旗飘扬。“蒙牛绿色骑手奔向北京”2008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自行车志愿之旅大型主题活动会师庆典正式开始。北京文艺广播、北京体育广播、上海五星体育广播、天津交通广播、辽宁交通广播、青岛交通广播、秦皇岛交通广播、北京广播网同步进行音视频直播,林依伦、郭峰、叶蓓、成龙中国——中华龙韵功夫团等带来了精彩的文艺演出。5支自行车车队陆续上台,他们带来了代表各个城市的礼物,也带来了自己一路的传“ 骑”经历。
在庆典活动现场,记者见到一位老人“骑手”——梁福山。梁福山今年72岁,沈阳人。2004年,梁福山骑车由辽宁省沈阳市出发,经过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广西、广东9个省、自治区的几十个市、县,到达祖国大陆的最南端——雷州半岛红土地、美丽的亚热带海滨城市湛江。总行程达5000 多公里,历时一个多月,日均行程150多公里。梁福山老人说:“50年代骑车是因为穷,现在骑车是为了健康。你看我,从来不生病,血压、血糖各项指标都正常,所以,我呼吁大家能骑车就不要开车,不仅是为北京的蓝天,也是为您自身的健康。”在整个绿色骑手的队伍中,梁福山是年龄最大的一位,最小的也有35 岁。在他们日夜兼程赶往北京的同时,还经常参加宣传绿色奥运精神的活动。有一次,青岛的绿色骑手们参观了淄博污水处理厂,淄博全市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 10座,日处理规模达58万吨,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淄博的城市污水处理成效名列前茅,让作为环保使者的青岛绿色骑手们亲眼见证了环保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崭新面貌。
奥运会的时候她和父母一起来中国
在绿色骑手中,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姑娘格外引人注目,她的英文名字叫Ines, 中文名叫伊泉。伊泉住在东大桥,每天骑车到西单金融街上班。平常伊泉骑的是难度较高的固定齿轮车,这种车速度快、轻巧、没有任何刹车等装置,全部靠脚蹬和齿轮来控制骑行,一般用于杂技表演。伊泉是骑固定齿轮车的高手,上班也是骑这种车,她在德国的时候经常参加长途骑行,最远的一次环游德国8天。伊泉来到中国4年时间了,因为工作关系,伊泉到过很多中国的城市,她的父母也来中国很多次了,今年他们也将会在奥运会的时候再次来到这个美丽的奥运城市。
边骑车边参观并帮助希望小学
在骑向北京的过程中,蒙牛绿色骑手们除了圆满完成骑行任务外,还在沿路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上海队于5月25号出发,骑行路程是5支队伍中最长的,途经昆山、苏州、常州、南京、徐州、泰安、济南、沧州、天津等地,全程1548公里。他们组织的公益活动是途经济南的时候参观孔庙和当地的希望小学,并联合蒙牛乳业为希望小学送去牛奶。
青岛队于5月28日出发骑向北京,途经胶州、平度、潍坊、青州、淄博、周村、德州、静海等地,全程896公里。途中青岛队组织了两次公益活动:他们参观了奥运蔬菜供应基地——寿光,与当地菜农分享支持奥运工作的喜悦。
沈阳队于5月30号出发骑向北京,途经黑山、锦州、山海关、玉田、三河等地,全程777公里。在骑经锦州时,沈阳队拜访了素有“中国撕纸第一人”之称的民间艺术大师许会春,并邀请许大师专门为本次活动撕出了活动主题“奔向北京”四个大字。而且许会春还随队来到了北京,在会师庆典上现场表演了精彩的撕纸绝活儿。
秦皇岛队于6月2号出发骑向北京,途经抚宁、卢龙、丰润、三河等地,全程300公里。秦皇岛队组织的公益活动是参观秦皇岛连峪环保希望小学。该小学由秦皇岛环保局援建,在日常的教学中导入了许多环保理念,是“环保从娃娃抓起” 的最好实践。
天津队于6月3号出发骑向北京,全程132公里,一路骑行感受天津作为自行车大都市的文化和故事。
通过沿途的公益活动和所见所闻,蒙牛绿色骑手们在感受这趟特别的绿色之旅时,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一路宣传绿色环保理念。环保大旗一路迎风招展,许多人都在环保大旗上留下了祝福和鼓励的话语,60名绿色骑手成为3600公里旅程上流动的绿色名片。
途中一位台湾骑手曾摔成重伤
在5月22日由上海出发的自行车骑手团中,有一位特殊的人物,他就是来自台湾的捷安特中国公司的行销总监蓝祖彬。他不仅是这次“蒙牛绿色骑手奔向北京”活动的组织者,还是这次活动的参与者。在途经204国道的时候,因为道路维修,造成路面坎坷不平,蓝祖彬在骑行过程中发生了事故,脸部着地,造成重伤。这时候,来自北京的骑手团长,迅速下达了新的命令,骑手团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前行、一路将蓝祖彬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治疗。
在蓝祖彬所住的南京大学附属医院,他意外地得到了两个极为巧合的消息。他的姑父就是毕业于当年的南京附属大学,而他母亲的老家就是他的出事地点。现在回想,蓝祖彬语气仍然颇为激动:“这是缘分哪,天意啊!”大约一周以后,照顾完蓝祖彬的骑手们继续踏上征程。蓝祖彬:“当我落下队伍的时候,他们没有抛弃我,所以当他们走的时候,我仍然感觉我与他们在一起。”在所有骑手队伍中,跋山涉水已是家常便饭,遇山爬山、遇水渡河。记者摘抄了他们一份日程表,路程的艰辛一看便知:
7点25分准时出发,1点30分到2点30分吃午饭、休息,晚上9点吃完饭,准备明天的装备,然后休息。
老外当场计算出骑自行车降碳指标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绿色观念深入人心,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在提高空气质量的同时,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倡导绿色出行,已经成为世界性共识。而北京奥运盛会日益临近,也对我国的环保重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蒙牛乳业携手发起了这次规模空前的自行车骑行活动,希望通过这一行动,让人们了解和亲身体验自行车给日常交通生活带来的便利及对社会环境的改变,号召广大市民骑车出行,进一步缓解中国城市建设当中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和环保问题,而让蒙牛绿色骑手们于6月5日世界环境日齐聚北京,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在当天的庆典上,美国环保协会的工作人员计算出在3600公里中因骑自行车而实现的降碳指标,并当场宣布了这一结果,为绿色出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环保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更是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的一个大命题,“蒙牛绿色骑手奔向北京”2008自行车志愿之旅大型主题活动圆满结束了,然而它提供给我们的启示和思考还在继续。

午报记者 郭北溟 文/摄